苏北网
当前位置:首页>商业 >

全球滚动:福州长乐:以番薯文化和产业为基础  全面助力乡村振兴

时间 2023-06-04 12:57:35 来源:人民网  

日前,农业农村部网站发布公示,拟将全国50项传统农业系统列入第七批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候选项目名单。福建省“长乐番薯种植系统”“武夷岩茶文化系统”入选。


(资料图)

此次农业文化遗产申创,让人期盼已久。“早在2016年,农业农村部就批准了对‘长乐番薯’实施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福州市长乐区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在此基础上,从2022年起,长乐区就组织专家对“长乐番薯种植系统”的农业生物多样性、传统知识和技术、社会组织、景观特征等方面进行研究,深度挖掘长乐番薯在经济、社会、文化、生态、科技等方面的价值。今年3月,“长乐番薯种植系统”申创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工作全面启动。

据介绍,按照联合国粮农组织的定义,农业文化遗产是指“农村与其所处环境长期协同进化和动态适应下所形成的独特的土地利用系统和农业景观”。目前,福建省已有5处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分别为“福州茉莉花种植与茶文化系统”“尤溪联合梯田”“安溪铁观音茶文化系统”“福鼎白茶文化系统”“松溪竹蔗栽培系统”。此外,福建省还有“福州茉莉花与茶文化系统”“尤溪联合梯田”“安溪铁观音茶文化系统”(作为“中国南方山地稻作梯田系统”4个子项目之一)等3个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数量与浙江省并列全国第一。

长乐番薯。吕灿婷摄

此番“长乐番薯种植系统”上榜对于纪念陈振龙诞辰480周年(引进番薯430周年)具有重要意义。在长乐区,陈振龙冒死引进番薯的事迹广为流传。“引薯乎遥迢,德臻妈祖;救民于饥馑,功比神农。”这副刻在福州乌石山顶先薯亭两侧的对联,将长乐人陈振龙等与妈祖、神农并列,纪念他们引种番薯、拯救乡民的功德。

为纪念陈振龙引进番薯430周年,今年5月7日,由福州市农业农村局、长乐区人民政府主办,长乐多部门承办的首届福州番薯文化节暨“四海长乐 福薯万家”陈振龙番薯文化节在长乐举行。文化节上,以陈振龙事迹为原型创作的闽剧《金薯传奇》在现场上演,将观众带回到1593年,重温“甘薯之父”陈振龙为解救家乡饥荒,“挟入藤篮试密航”的惊心动魄历史。

闽剧《金薯传奇》。吕灿婷摄

谈及番薯种植,不得不提到长乐的一名80后,他10多年来传承陈振龙精神,专注于培育优质番薯,致力于打响长乐番薯品牌,他就是长乐富农达农民专业合作社负责人董锋渠。

董锋渠表示,他是听着陈振龙引进番薯拯救万民的故事长大的。2012年,他从日本回国后下定决心传承陈振龙的精神,在家乡种植最好的番薯品种,打响长乐番薯品牌。当年9月,他成立了番薯合作社,目前合作社已拥有数百亩的番薯种植基地,年产量上千吨,带动多户农民增收,产品远销全国各地。

长乐番薯科技园。吕灿婷摄

去年至今,富农达农民专业合作社与文岭镇合力,打造300亩长乐番薯科技园。同时,依托国家甘薯产业技术体系,福建省农科院、福州市农科所、福建农林大学的农技专家,以及省、市级科技特派员等技术支撑,从种苗培育、用水施肥、病虫害防治等多方面进行技术改善,目前引进培育180个番薯品种。

董锋渠和他的合作社,是长乐番薯产业发展的一个缩影。为更好推动番薯产业发展,打造特色农产品品牌,促进农民增收,长乐区相继出台了相关扶持政策,加强宣传引导,提升番薯综合竞争力。目前,长乐番薯年种植面积约3.3万亩,年产量达8.3万吨,主要分布于文岭、鹤上和潭头等乡镇。当下,长乐区正通过延长番薯产业链、丰富番薯价值链,让产业兴起来、人气旺起来、村民富起来,为乡村振兴注入发展新动能。

在广泛发展番薯产业的同时,长乐区注重“长乐番薯文化”的发掘与保护。前不久,位于鹤上镇青桥村的陈振龙故居,经过修缮后获得新生,成了延续乡村文脉、弘扬陈振龙精神的乡村教育新阵地。

陈振龙故居。长乐区融媒体中心供图

陈振龙故居占地面积约600平方米,经修缮后开辟为“含弘化光·忧国怀乡”“泽济天下·家风咏传”“勤政为民·廉洁奉公”“苍生社稷·粮安天下”4个不同主题的展厅,4个展厅的展陈讲述了陈振龙家族爱乡济民的事迹,展示了历代官员助力推广番薯种植的功绩。

置身展厅,人们可以在详细的图文介绍和有趣的科技互动中,全方位了解陈振龙及其子孙七代人大力推广番薯种植的故事。

长乐区政府相关工作人员介绍,今年是陈振龙诞辰480周年(引进番薯430周年),长乐启动福州陈振龙番薯文化宣传总体策划,实施“七个一”宣传策略,将深入挖掘陈振龙番薯文化精髓,以番薯文化和产业为基础,全面助力乡村振兴。(徐文宇)

标签:

相关阅读RELEVANT

  • 版权及免责声明:

内容搜集整理于网络,不代表本站同意文章中的说法或者描述。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做任何保证或者承诺,并且本站对内容资料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请读者自行甄别。如因文章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邮箱:5 146 761 13 @qq.com 进行删除处理,谢谢合作!